“我追要了大半年的赔偿款,想不到在‘无讼社区’解决了大问题!”7月17日上午,在如皋市下原镇花园头村片区法官调解室内,王师傅对磨头法庭陈璇庭长感激地说。
事情要从去年说起。2017年11月,家住下原镇文庄村的王师傅在上海务工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后与老板何某达成调解协议,由何某赔偿其140000元,而王师傅在收到9万元赔偿款后,余款5万元就再也没有了音讯。万般无奈之下,王师傅只得一纸诉状送到法院,要求何老板支付剩余赔偿款。
让王师傅没有想到的是,何某是磨头法庭创建的“无讼社区”下原镇花园头村的村民,7月6日,立案法官在收到王师傅诉状后,告知王师傅这一类案件可以暂不缴纳诉讼费,由派驻“无讼社区”的片区法官先行组织双方进行诉前调解。王师傅对此将信将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同意将起诉材料交到磨头法庭转片区法官组织调解。
磨头法庭庭长陈璇作为驻下原镇花园头村的片区法官,收到诉讼材料后,立即电话联系何老板确定诉前调解时间,同时与下原镇司法所进行沟通,希望借助司法所熟悉当地民情的优势,庭所联手,共同化解这起纠纷。
7月17日上午,片区法官陈璇与司法所所长浦建才来到下原镇花园头村,邀请在当地威望较高的原支部副书记何大姐共同开展矛盾化解工作。经过多轮反复沟通协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师傅同意何老板当即给付45000元了结这起纠纷。双方在调解笔录上签字后,何老板随即通过微信转账45000元给王师傅,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在基层,是我们创建‘无讼社区’的重要目的之一。本案的顺利调解,是我们实行案件立案前分流机制的成功尝试,希望有更多的民事纠纷能够通过片区法官、乡镇司法所和村居民调组织在村居、社区层面得到化解。” 如皋法院分管民事审判工作的党组成员郝玮如是说。(张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