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 和灵魂为伴-著名书画家傅继英于入世出世间参悟中和之道

2020-02-11 12:29:55    来源:傅体书画公众号    

12335882142044540_2.png

中华民族是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其衍生的中华文明亦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心智的启迪和引领至为深远,是全球迄今唯一文脉传承绵延不绝的文明古国,可谓人类文明群峰中真正永不坍塌的“珠穆朗玛峰”。在素来推崇和倡导“向古而生”的人文发展史中,中国书画无疑是彰显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象而鲜活的载体,是历来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人文艺术表现形式。然而,即便基于书画同源的理论考量,书法也是国画的书写基石,它姿态万千的线条走向,乃至成为诸多人文艺术灵感生发的源头活水。于是在人才辈出的中国当代书坛,我终究发现了最具辨识度和艺术表现力的“傅体书法”,我庆幸在如此恢弘向上的崭新时代,能够以傅继英女士独创的“傅体书法”深度解读和诠释中国书道承载的时代使命、价值取向、生命维度与生活情趣,我深以为这是民族文化生命力之所在,亦为艺术回馈社会培育和回归审美本质的必然结果。

12594247646240234_2.png

一、传统与现代

自殷商以降的近四千年来,中国书法皆是人类有关文字书写艺术的巅峰存在,这在人文艺术发展史中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以我国书法的嬗变过程为例,出于满足社会发展及审美需求的需要,中国书法依序沉淀下“篆隶真行草”五大书体,以此对照,就“傅体书法”的本质而言,它实际上是一种隶属于“行书书体”的极具个性化的书写风格,只有澄清了这一概念,我们才有可能触及“傅体书法”的内涵与出处。当然,书体的差异实质上源于笔法的迥然有别,“傅体书法”作为傅继英女士个性化的书写习惯,显然可以自由书写各种书体,目前之所以专注于“行书傅体”,仅是书家自行取舍的结果。这也就说明,自古及今,任何书家都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到底该如何抉择?但对于的确拥有智慧的书家来说,这更是一个哲学问题,甚至可上溯至中国哲学的源头——周易,阴阳辨证,不偏不倚,此为哲学层面的中和之道。傅继英女士自然深谙此理,所以数十年来她积极根植传统书学,汲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因为她深知,深入传统不是为了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身处的时代,直至有能力引领书法的未来走势。与此同时,傅继英亦高度赞同石涛关于“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洞见,而且还颇有见地地认为,石涛所言的“时代”绝非局限于某个特定时代,而是发展的,亦是辩证的,乃一切时代共有之表现手段。因此从傅继英一手开创的“傅体书法”不难鉴别出:她的书法既源于传统积学,又合乎时代精神,同时更是书家志在推陈出新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未来指向性。

13014126424227788_2.png

二、入世与出世

应该说,一切人文艺术皆是“心灵与万物”碰撞出的智慧结晶,因此它是无限微妙的,也是辨证归一的,所以东方哲学的思想智慧始终指向圆融通透的无碍心境。正因如此,真正优秀的艺术家及其艺术,是由“人和艺”共同完成定义的,具而言之,艺术家是要入世的,并经由入世更好地历练“身心灵意”,而作为艺术本身则是要出世的,不能受功利驱使,应是艺术家调动一切感知表现性灵的结果。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在俗世摸爬滚打逾半个世纪的傅继英女士,她笔下的“傅体书法”艺术却是放逸出世的,可谓“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的典范性书家代表,但凡与傅继英女士交往过的有识之士皆能得出如是观感:“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想,用这句充满辨证意味的话语来注释“傅体书法”可说再恰当不过了。从这个角度而论,“傅体书法”是人格与艺格的完美融合,不单承载了艺术的内在运行规律,也承载了人世的良善心性,因此深具包容力和表现力,是当代书道人书合一的创新标杆,蕴含着承前启后的示范效应,亦是践行新时代文艺精神的成功案例。

13025004124872435_2.png

三、现象与本质

在中国当代书坛,傅继英女士是个“现象级”的人物,她缔造了许多值得玩味的传奇:非影视科班出身,却意外成了宋庆龄形象特型演员及宋庆龄文化使者;非军旅书法家,但她书写的《金戈铁马》四字,雄强奔放,气势如虹,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满载浩然正气,在军营官兵中广受欢迎和赞誉,被誉为书坛的“花木兰”;她是普通艺术家,多年来却始终热衷于文化慈善,富含传统风骨与家国情怀,每年多凭一己之力“送福进万家”,而且时常举办“助学义拍”活动,已成为多所学校的荣誉校长;她既无背景,又无资历,却在书坛内外拥有众多热爱“傅体书法”忠实拥趸,其无与伦比好人缘在书坛传为佳话;她言正、身正、行正,且身拥正知、正见、正觉,堪称当代行为世范的书家代表;她是女性书家,可书风却大气磅礴、势若雷霆,令人叹为观止;她创造的“傅体书法”在成就平淡的当代书坛称得上神来之笔,已成为书坛的一个艺术符号。但如此个性鲜明的书风却不可复制,常令试图效仿者力有未逮,足见“傅体书法”的艺术含金量非同寻常;“傅体书法”常自带能量,充满了无限可能,这就如同书家本人一样,属通灵之人,似乎总有使不完的气力,被惊为天人……毋庸置疑,如上现象皆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本质:一心生万法。也就是说,正是源于内心的浩瀚无垠成就了傅继英艺术世界的缤纷绚烂。追根溯源,从先秦儒学的兴起,到独尊儒术,再到魏晋玄学,又到儒学复归正统,直至宋明“儒释道”融合为一的程朱理学及阳明心学,正是这些传统人文思想反复濡染、淘洗和完善了傅继英女士的心性与智慧,让她的艺术之花结出了大气精微的硕果。

13043217418020319_2.png

四、个性与共性

显而易见,艺术作品的个性特征,不仅是丰盈具象的,亦是高度抽象化的产物,书为心画正是基于此理。譬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等吏上名帖之所以世代流传,不仅因为各自书风均自成一格,同时又均为各自时代的风流名士,他们书写的是真性情、大智慧,为思想的外化、生命的绝唱,是忠肝义胆的呐喊,乃了生脱死之超逸。傅继英笔下的“傅体书法”大抵亦如此,独树一帜,底蕴深厚,是“人与艺术”表里如一、内外一统的有力明证,从她笔底流淌出的一幅幅鲜活有魂的书作就是对其成就的最佳诠释。

13093089354346027_2.png

纵览古今中外的书家气象及名作,举凡垂范后世的名篇佳作,无不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融合,既蕴含了雄强千古的个性,也熔铸了历久弥新的审美共性,一如傅继英女士苦心孤诣探索出的“傅体书法”,由于它是中华独特人文语境下的产物,所以它是极具个性化的民族艺术,但同时它又巧妙地融入了人类的共同心声、人文心理及美学观照,因此它亦坐拥人类艺术的共性,也就在“民族与世界”之间达成了深度的微妙平衡,从而全面而深刻地呈现出人文艺术的天真与烂漫!

(本文作者:刘远江著名美术评论家、书法家)

15253555184552545_2.png 

[编辑:云海]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9号  邮编:10003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292667

琼ICP备2023003177号

Copyright © 2000-2023 DF-R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