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郭莹:与艺术 如若初见

2020-02-14 11:06:06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11072035101037756_2.jpg

评论

结构与渲染的音画交响

——郭莹的创作和生活

文 姜强国

姜强国

诗人,作家,艺术评论人,建筑艺术家。从小跟随父母走遍大半个中国,长大后独自游历大半个世界。经历了这个民族半个世纪共同的命运,出版过 十六本各类书籍。

一叶知秋(之一)

听涛,遥望前方的宁静致远。

她的绘画不仅仅是绘画本身,知遇自己是一次让她激情澎拜的精神图腾。

落叶飘落的如此自然,无声无息里的美感足以令人感悟一生。

郭莹在这种状态里的情感升华,在作品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雕塑了我们的肉体与灵魂,我们历经的千辛万苦就如若等闲。

她的《春意融融》,就自然现象存在的动感,具象了主题千丝万缕的细节情绪,置身其中,我们在整个冬天对于春天的向往与期待,都在这一刻得到温暖的拥抱,季节也为之动容。落叶如同郭莹并不沧桑的生活,并不复杂的思维,飘落在斑驳陆离的画布上,随着季节的迁移与画面的变幻, 色彩缤纷的细节开始斑斓成一地秋声。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思绪被形象、意象、想象、幻象,具象、抽象飘荡成碎片并形成整体,结构了郭莹激情而又不失理性的绘画风格。

这是秋天的郭莹,走向成熟并且开始收获的她。

在时间被遗忘又被记住的同时,唯美到透明,表现到纯粹,渲染到极致。

生活是自然的艺术,是生活的感受,是情感的渲泄。人生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细节与每一个局部离不开现实的支撑,我们说生活是艺术,情感是艺术,结构是艺术,人的自身是艺术。

郭莹的画笔勾勒了时间与空间的风景,表现了人、社会和大自然深层与潜在的关系。

在她的画中,画家一再知遇了传统里极其现实的自己,当代中超越现实的自己,最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境界,看明白这个世界,然后告诉自己,置身现实中观海

《骄阳》则以碎片般闪烁的色彩与光斑,完整而又准确地完成了抽象的抒情,画面呈现了诗歌金属的质感,那是一种可以听见的声音,激情的声音,热烈的声音,真情的声音。

我们在《夜色阑珊》的画面里,感受的肯定不是辛稼轩词中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古典意境,也不是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婉约的感慨;那是一种情景浑然一体的咏叹调,是盘根错节的情感幻化成管弦乐展开的华彩乐章。

从大地依稀可见的伤痕与刀刻斧凿的记忆的蔓延,到时间空间和强烈想象的华丽转身,瞬间的思想到凝固的定格,画面上的结构与造型,线条与色彩,细节与肌理,无不表现出艺术家锤炼生活的经验与阅历,是深度的探索,强度的思辨,对于郭莹自己又是极限的挑战。

白云一般的岁月如此遥远,对于故土的思念是一种质朴如泥土一样的感情,俯首躬身和仰面朝天的热爱,是寒风凛冽里黑土地曾经的荒凉,是背井离乡的求学旅程依恋自始至终的回望,是一杯清茶的苦涩与回甘的平淡,是你愿意为之付出细腻与粗放笔触的构思和想象。

所有的一切都是曾经的熟悉,时常的陌生,沿着画面渐渐蔓延到故土诗化了的山山水水,创作就变得无限的美好,生活就渲染出兰亭一觞一咏的幽情意境,长亭离恨别愁的诗情歌唱。

创作与艺术其实是可以令人生美好,尽管现实往往充斥着与之逆反的情形。

在郭莹的心目中,道路的遥远恰似人生是情怀壮丽的诗意所在。

她若即若离的笔触令我们感到草木之美。舞蹈的风,动感的召唤使我们听见遥远的传说和没有距离的呼吸。荒凉蔓延的荒凉,繁华喧嚣的繁华,往往都在对立的统一之中。

美学中的美学,在美学之外。

精神是尘世的花。时间扑面而来,一切终将释怀。煮海为盐。流觞曲水。

郭莹的遇见是偶然,也是必然;知悦是当然,也是自然。思路决定出路,格局提升境界。

既然树叶飘落的那么自然,画笔挥动的如此自如,郭莹行将迎来播种春天的创作。

郭莹作品《丛林幽香》

渲染情绪,结构生活(之二)

作为表现情感色彩的诗人和注重理性数据的建筑艺术家,我们习惯以结构的角度看任何方式的艺术作品。

生活是结构的艺术,人生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细节离不开结构的支撑。生态平衡结构了大自然。

时间结构了历史的空间风景。人结构了社会和生活。

郭莹结构了她自己的绘画,自然还有她的人生。

郭莹是一个精神与物质家园执着的建设者。

郭莹眼中变化的四季,河流与城市不动声色的视野里,她的感知与判断在动感与平静、理解与不解、泪水与欢笑、尊重与漠视、平等与失衡,规则与无序,痛苦与挣扎的诸多因素里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她以造型的精神和色彩的物质结构了不同寻常的想象和画面。

她在结构现实和理想的时空天地,首先结构自己。

郭莹的作品,始终与这个浮躁的时代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在这其中,没有暗示也没有投身其中的纠葛。

她描绘自己想画的感觉,她倾诉自己直觉的感受,她平白质朴的表现着生活。

窗外日益燥热的空气,那些一点就爆的征兆,与她无关,与她画面构成的多维关系无关,尽管她不可 能不关注周边社会的矛盾和诟病。

她视觉的焦点和美学的感知,表现纯粹的精神和精神的物质。情感勾勒了她现实的结构,美感结构了她眼中的浪漫。

孤独与寂寞的簇拥是良师益友,心灵的光芒照亮人性的品质和作品的质感。

忠诚的证明勾勒人生的印象,有限的笔触,无限的想象,郭莹的画具象了生活,意象了梦想,形象了自己。 珍视真知的美感和力量,就像对待眼睛和灵魂一样。

透视郭莹的画,我们径直走进了她结构的理想时空。

纯粹的结构,复杂的结构,岁月的结构,空白的结构,精神的结构,物质的结构,线条的结构,色彩 的结构……我们活在大地、天空、群山、森林、花朵、空气、水和粮食的厚爱之中,还有美丽温暖的 诗词歌曲、母亲飘雪的白发、恋人眼瞳里的相望、儿女来自远方或者身旁的期待;爱如岁月的祝福,一样的心情,一样的背景,一样的远与近,一样的黑白灰和色差,结构了她画刀下奔涌的思绪和情感。

这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理由,也是我们活着的价值结构。

距离等于观察,但不一定就等于创作和美的发现。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偶然的结构所致。

必然是一种反自然的不存在现象,而其逆向思维的法则印证了同样的道理。如果真的没有偶然,自然也就没有建筑必然的结构。

我们不需要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名人佳句,来佐证推理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也不需要论争传统绘画 无所不在的影响以及时尚前卫的艺术观念渲染的冲击力量。

画家就是画家自己,作品就是作品本身。郭莹也就是郭莹,她的画也就是她的画。

画家和作品就是对时间最准确、最完美的回答。

弱智的人总是以深刻的话题讲述浅显的问题,智慧的人则是以浅显的语言揭示深层的道理。

郭莹的时间是一个空白,各个时期的创意投影出她的成功和失误、问题和成果、完整和缺陷。

纵横高山大河,我们在阳光和灯光浸染的城市和建筑群中找到了日渐成熟的自己。

这个时候,郭莹攀援在巨大的脚手架上,脚手架结构着城市与乡村的无限的远方。

大地上秋风掠过的是蜜一样健康的色彩,原野里饱满的麦穗摇曳收获的希望,郭莹的画定格了这一刻。

人类长长的叹息在历史的时空久久回荡。

母亲远古的叮嘱犹如岁月长河奔腾的涛声。

先祖以精神和物质结构了历史与今天,我们把情感、智慧、时间和空间组合起未来的建筑。

绘画的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建筑。

郭莹每天忙碌着,用连绵起伏的思绪、波澜壮阔的情感、绚烂迷幻的色彩、穿梭的时光和自身全部的 努力结构现实和未来,建筑心灵深处壮丽的人生。

专访

专访郭莹:与艺术,如若初见

文 马金桥

在郭莹的心中,“简静”是灵魂的关键词;在她的画笔下,世界热烈奔放,自由张扬。若说郭莹是“静如处子”,她的画作则是“动如脱兔”。在油彩的背后,蕴藏着她对生命质朴的热爱与不倦的渴求。

天性豁达 灵魂简静

郭莹 1981 年出生于冰城哈尔滨,虽说并没有在故乡生活太久就来到了北京,但黑土地的土性和品格早已融入到了她的生命之中,成就了她质朴、憨厚、善良、诚恳、粗犷、豁达的天性。这种本性让郭莹的画作充满了张力,布满了炽热的色彩。

对于灵感,郭莹一向不觉得那是什么玄幻的事儿,而是生活的积累和提炼。

“我的灵感来源于对周围人的关心和对世界的好奇,比如好的歌词,或是繁华夜色中的都市、乡野的宁静。要保持拥有灵感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乎这个世界,和艺术的每一天都如若初见,注意一点一滴,就都会有灵感闪现。”

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美好色彩与大家分享就是一件美妙的事,而这种渴望分享的心情,就是郭莹创作的灵感和动力。见字如面,观画识人。艺术家的作品代表着自己的内心,也抒发着独特的人生体悟。

郭莹一直将自己看作是一个媒介,拥有着属于自己的观点和一些特别的人生经历,用自己的目光去打量这个世界,然后把思索的答案通过作品的形式传达给大家。

她的油画就像是万花筒,令人对其中的变幻心生神往。在她画笔的引领下,我们仿佛无所不能。时而去外滩欣赏斑斓的夜景,时而钻入池中与游鱼对话…… 作画的时光是值得回味的,无论是创作的初心还是呈现出来的色彩,都是抚慰心灵、陶冶灵魂的过程,也是让灵魂简静、阳光、明媚的小径。

人文熏陶 滋养创作

小时候的郭莹天生对色彩与线条有很高的敏感度,长大后她将这份天赋运用到了绘画之中。才华带着她一路走遍大江南北,阅览国内外大好河山。郭莹多次成功举办个展,2011 年作品入展《中国当代油画雕塑俄罗斯油画专场》,2012 年应邀参加斯洛伐克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油画联展,2013 年应邀参加《中国北京高端私人奢侈品展油画个人专场》。其作品被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及国内藏家收藏。

但她的脚步从未停止。为了提升自我,她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艺术及人文素养方向研究生。对郭莹来说,读研的机会是很宝贵的,也是人生中最难忘的美好经历之一。在这里,人才辈出,有成熟的画家、书法家,还有景观园林、艺术品鉴赏、考古研究、以及财经等方面的人才,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是信息和网络的共同体,是为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学习。学习的内容也非常之广泛:音乐、美术史、风水学、艺术鉴赏、书法、工笔,以及社会所关注的一些新兴产业等,都是从前学不到的一些知识。

“这个机会不允许再去浪费。勤奋努力、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同学互相学习,必能通过这宝贵的学习经历,给自己的未来、给祖国和社会的未来,带来伟大变革。可以说,三年时光,会受用一生。”

学习的经历、人文的熏陶,滋养着郭莹的画作,也更帮助她成为了今天这位学养丰厚、妙笔生花的油画艺术家。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 郭莹

Q 从您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您对色彩有很高的敏感度和出色的把控。我个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幅是《鱼跃 fish dive》,非常灵动。您会基于什么选取配色?其中有何内涵?

A 我的这幅作品运用了夸张的色彩表现手法,挥洒独特的情感释放,让美的艺术点燃了心灵,呈现出美妙梦幻的艺术世界,也体现我当时的心境,从实际生活中来,却超越现实生活。人生的路上,我们都在奔跑,我们总在赶超一些人,也总在被一些人超越,而人生的要义,一是欣赏沿途的风景,二是抵达遥远的终点。我们要快乐,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得意,被他人超越不失去斗志!

鱼儿在水中的样子,正是我们所羡慕的:自由自在,享受当下,简单而美好。外界的浮华, 终究要归于简静。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虚名以及钱财,而是真正快乐、充实、健康地活着。

Q 您曾报考中国人大艺术学院书画艺术及人文素养方向的研究生,接受人文方面的熏陶,这段学习经历给您带来了何种影响?之后在画作风格上有所改变么?

A 读研的机会是很宝贵的,这是我人生最难忘的美好经历之一,这个机会不允许再去浪费。勤奋努力、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同学互相学习,必能通过这宝贵的学习经历, 给自己的未来、给祖国和社会的未来,带来伟大变革。可以说,三年时光,会受用一生。

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都是同龄同思想的同学们一起学习, 为了学习而学习,而在这里不一样。我们班级人才辈出,有成熟的画家、书法家,还有景观园林、艺术品鉴赏、考古研究、以及财经等方面的人才,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我们也是信息和网络的共同体,是为了一个目标而走到一起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也更是我们想象范围之外的:音乐美术史、风水学、艺术赏鉴、书法、工笔,还有社会所关注的一些新兴产业,比如文化产业等等很多,都是之前学不到的一些知识。

我在这个时期的心境不一样了,当然创作的内容和感觉也会随之而变化的。

Q 您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关注,很多国外友人非常喜爱您的画作。您认为作为中国的艺术家,中国的油画艺术在什么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和风采?

A 这个是不能凭借我的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心愿,要加强官方机构、正规艺术品经营机构和主流媒体的于文化部的两大艺术机构,那里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文艺理论专家,应当充分发挥他们在当互动,形成良好的艺术品输出机制。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是隶属代中国艺术国际交流中的引领作用。

首先, 我们要让中国艺术家了解世界。要组织海外考察,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系统性研究,同时培养孕育一批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与西方接轨的艺术经纪机构,从而形成一个更具活力与竞争力的艺术体系,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建构全球话语权的过程中得到最为有力的支撑。

其次,要发现并培育品牌级的艺术大家。一个国家的文化复兴离不开艺术巨匠,只有在国际舞台上对一流的艺术家进行全方位推介,才能有效地树立起国家的文化形象。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西班牙政府曾以重金聘请毕加索为纪念西班牙内战创作绘画,由此催生了享誉世界的名作《格尔尼卡》;英国政府曾委托亨利·摩尔担任“战时官方艺术家”, 亨利·摩尔利用这一机会创作了著名的《防空洞素描》,历史性地记录了伦敦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坚忍不拔。

总而言之,一位国际艺术大师的产生离不开其祖国所给予的支持和推助, 而当艺术家蜚声国际时又可以为他的祖国创造无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一个新崛起的经济大国,中国要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挑战,在与世界的博弈与合作的过程中,当代艺术可以说是多重文化冲突中的一个重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与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

Q 今年,在创作上有什么自己的规划? 是否有新的采风计划或是想要推出的展览?

A 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我都是有序推进艺术创作,时间段和心境不一样, 作品也就不同。我今年的创作以城市风景为主,喜欢城市的夜色霓虹灯闪烁,更喜欢城市的沧桑,通过自身的感受去创造全新的作品画面。今年的采风地想去新疆,去感受胡杨林的气度,那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品格值得我去学习,也能感受到那种倔强!还会去体验沙漠之舟、徜徉古道、沐浴斜阳,采风回来有了新的感悟,也许会创作出更满意的作品哦。

Q 您在平日闲暇时间喜欢做些什么?我注意到您对品茶颇有研究,这个是从何而起的?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呢?

A 品茶是一点爱好,画的过程中需要远观,静坐休息间需要静静心,喝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倒也没有刻意去研究它。其他爱好嘛,最近想要拜师学习吉他,也是想在闲暇之余给自己找一些生活的乐趣。我觉得,文学可以陶治人的情操,而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真正的音乐是心灵的按摩器, 也是灵魂的洗涤剂,我想假如生活中没有能够滋润我们生活的音乐,生活会将是何等的单调、孤寂、苍白无力呢?所以给自己短期内设定一个小目标也是很有必要的。

Q 作为关注人文的艺术家,您会选择阅读什么种类的书籍?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是什么?能否和我们分享您的感受和见解?

A 平时的时间基本都在工作室里,我喜欢听有声读物,内容包括音乐、美术史、人文类等, 通过更多版本的解说,了解古今艺术脉络、人文地理、历史政治、社会哲学等等,这些都是艺术汲取营养的宝地,也让我真切感受到,艺术的博大精深。如果没有探索的态度,永远只能触摸艺术的冰山一角。

文 | 姜强国 马金桥

编辑 | 余歌(实习)

作品提供| 郭莹

图片编辑 | 刘艺琳

[编辑:云海]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9号  邮编:10003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292667

琼ICP备2023003177号

Copyright © 2000-2023 DF-R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