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四川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18-12-09 12:24:11    来源:四川日报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对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四川来说,如何立足当代中国与四川现实,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培育发展四川文化?为此,我们专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嘉宾:

胡文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 周明华 张雨

处理好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主持人:四川加快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关键点在哪里?文化产业又应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胡文臻:关键是必须牢固树立和掌握文化强省建设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样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才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才能实实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党的领导下,用哲学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直接引入正能量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设计理念,推出文化精品工程,同时解决好加快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和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在文化产品创作过程中,文化产业活动与党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密切关联,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实践的相关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文化产业市场。

发展文化产业的根,在于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传承,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为主题,在挖掘、保护、开发中尊重客观规律,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要以文化产业项目能否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效益,来规范区域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视人才的作用,要培养一支德艺双馨、服务大众、影响广泛的文艺川军,对文化产业企业负责人给予高级产业领导者任职资格评定等长期激励管理措施,彻底解决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传承人才队伍发展的问题。这样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化,才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四川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也只有这样,四川才能正确处理好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快构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从而在不断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同时,加快提升创新生产经营机制。

抓住“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机遇走出去

主持人:除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四川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如何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胡文臻:目前的四川,群众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更好满足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可以通过多条途径整合、配置资源,推动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建设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四川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四川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开发,还缺乏文化产业精品,使得四川真正的文化产业价值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如此,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必须进一步对全省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进行系统梳理评估,这是打基础的必要之举,以此帮助各地以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文化产业亮点和品牌。要注意分析地区文化产业与消费群体的价值取向,采用传统文化与创新技术融合手段,理清全省各个地区文化产业资源边界,整合重复、低端的文化产业资源,同时还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理念,对文化与旅游的产业化关系进行新的调整定位,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建设文化强省。

要加强“文化小康”建设,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名家培养工程等,创造更多具有四川特色、巴蜀气派、中国精神的文艺精品。建议盘活、做好图书出版和报刊发行等,做好有线和无线广电网络、电影院线和剧场连锁经营、舞台艺术表演等规划。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文旅结合潜力巨大,要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把文旅融合打造成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的靓丽名片。可实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化项目,重点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切入,从产业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四川文化产业面广量多,但是自然生态旅游项目(景点)产业在一个地区却屈指可数,所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资源需要进一步重塑,以新的特征面貌,吸引全世界目光。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四川具备为数众多、不同形式的文化产业设计开发和加工企业,文化产业产品开发制造技术实力雄厚,要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抓住“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机遇走出去,提高四川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综上,要不断探索实现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将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融合产业上,才能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让四川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持人:四川打造文化强省,发展文化产业还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胡文臻: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从自然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的角度看,四川省内21个市(州)的文化产业与自然文化元素在国内独一无二。结合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四川应该从区域内的各个资源融合发展的角度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建立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与管理机制。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促进文化产业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矛盾等问题。

前不久,四川2018年全省文化局长会议传递一个信息,公共文化方面,实现3500个村文化活动室达标,全省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到馆人数达到8200万人;文化市场方面,全省文艺院团完成3300场次演出,演艺收入2.23亿元。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900亿元,增幅为10%。我认为,这些虽然是目前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阵容,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尤其需要在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建议四川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进行经济效益目标考核,实行确保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对策,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如此,才能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断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编辑:夏彤]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9号  邮编:10003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292667

指导单位:全国普法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办公室  全国普法万里行系列活动组委会

执行单位:东方融媒普法文化发展中心  共建单位:全民尊法宣誓村村行活动组委会 全域法治公益直播间项目办公室

琼ICP备2023003177号

Copyright © 2000-2023 DF-RM.COM All Rights Reserved.